回归分析这类人群易感染幽门螺旋杆菌
新闻热点 SPSSPRO小助手 · 943浏览 · 2022-03-03 02:44
用数据说话

前几日,幽门螺旋杆菌又双叒叕上热搜了。

这已经和九价一样,成了热搜常驻户了,每隔一段时间便上一次热搜。

image.png 事出反常必有妖!

幽门螺旋杆菌为何“阴魂不散”?

这到底是专家的赤诚科普还是纯粹的概念炒作?

今天一起聊下幽门螺旋杆菌那些事儿,然后通过回归分析看看哪些人群易感染幽门螺旋杆菌。

幽门螺旋杆菌怎么“炒”起来的

借助“百度指数”,我们可以得知“幽门螺旋杆菌”的搜索热度时间。

基于用户在百度的搜索行为,进而回溯其数据变化的因素、深层次的了解搜索暴涨的触发条件。

image.png

根据查询发现,2022年1月和2月,幽门螺旋杆菌的搜索量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峰值。

盘点那段时间的热搜发现,#男友怀疑我得幽门螺旋杆菌后# 和#美国将幽门螺旋杆菌列为明确致癌物#话题功不可没。

image.png

这两个话题,在微博和抖音平台都登上了热搜第一,一个满足了大众对娱乐的需求,一个抓住了大众对癌症的恐惧,为其提供了流量热度。

image.png

然而热搜的出现,不仅是切中了当下绝大多数人的偏好或需要,其背后更有资本的狂热追捧、推波助澜。

自从幽门螺旋杆菌被列为致癌物后,幽门螺杆菌的概念股大涨,企业闻风而动,原因也很简单。

image.png

资本是逐利的,我国患有幽门螺旋杆菌的人群并不低,这些潜在的市场规模巨大,如果能在此分一杯羹,那都是极大的获利。

于是,明明就是个细菌,一时之间,却成了香饽饽。

有热度便有流量,有流量便有热度,这俨然成了一个闭环。当我们收获了热搜带来的快乐时,已然成为了流量的一部分。

幽门螺旋杆菌真的很可怕吗?

回到事件主角,幽门螺旋杆菌真的很可怕吗?

2022年1月,美国卫生及公共服务部发布的第15版致癌物报告中,将幽门螺旋杆菌列为明确致癌物,世界卫生组织报告也显示,近一半胃癌与幽门螺杆菌有关。

这个结论着实令人吃惊,不少人开始担忧。

image.png

但事实上,1983年人们才首次发现它(分离成功),至今也不过30余年,世界上有多半的人口都感染过这个病菌。

需要注意的是,感染幽门螺杆菌≠已经得了胃癌,更不等于一定会得胃癌。不过,坚持每年做相关的检查还是很有必要的!

警惕!这类人群易感染

根据“2020 北京幽门螺杆菌及胃肠微生物论坛”我们得到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感染数据。

预测目的

通过SPSSPRO免费在线数据分析网站,使用逻辑回归检测肥胖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相关程度。

操作步骤

上传数据——拖拽数据——点击开始分析

image.png

结果分析

数据上传后,系统自动输出分析结果,按照科研学术规范表述,还可直接引用至报告或论文中。

①分析步骤

image.png

②模型评价

image.png

显著性𝑝值0.035**,水平上呈现显著性,拒绝原假设,因而模型是有效的。

③回归结果

image.png

看不懂没有关系,SPSSPRO免费数据分析,系统会一键生成分析与解释,关键术语自动注释,没有统计知识也能读懂分析报告。

④智能分析

image.png 因此,肥胖会对患幽门螺旋杆菌产生显著性影响,此结果与钱家鸣教授的《全国幽门螺旋杆菌流行病学调查报告》中的结论一致。

换而言之,体重偏重的人比体重正常的人感染幽门螺旋杆菌的几率高些。

最后

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是十分常见的,当然,我们还是要引起足够的重视,定时体检,防患于未然。

总之不必恐慌,幽门螺旋杆菌其三头两头上热搜,必然有流量推动。

事实上,一个事件的爆火,是有迹可循的。

在流量时代,面对网络上芜杂的信息,不妨多个角度思考,好好甄别,做个清醒的明白人。

相关推荐

默认标签
2025年第四届全国大学生数据分析实践赛

2025全国大学生数据分析实践赛报名须知

知识竞赛 原创 · 8199浏览 · 04-16 08:25
2025年第四届大学生数据分析科普竞赛实施方案

第四届大学生数据分析科普竞赛实施方案

知识竞赛 2025年第四届全国大学生数据分析实践赛组委会 · 6383浏览 · 03-04 09:37
2025第四届大学生数据分析科普竞赛通知

第四届大学生数据分析科普竞赛通知

知识竞赛 2025年第三届全国大学生数据分析实践赛组委会 · 6564浏览 · 03-04 09:13
0 条评论
    某人
    可输入 255
    SPSSPRO社区 扫码访问移动端